斯诺克高清免费直播下载中心
服务热线 0510-8330 6770
- 电话 : 0510-8330 6770
- 手机 : 139 5151 6720
- 联系人 : 华盛叶
- 邮箱 : sales@wxfengji.com
- 网址 : www.jinanjiujian.com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
千年瓷艺 华彩绽放 ——解读醴陵陶瓷系列报道·文化篇
时间: 2024-07-03 19:50:47 | 作者: 斯诺克高清免费直播下载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日前在醴陵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把醴陵陶瓷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在推动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闯新路、作示范。
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享有“中国陶瓷之都”美誉,构建了集材料、装备、制造、商贸、文化“五位一体”的完整陶瓷产业链条,产品有日用瓷、工业瓷、艺术瓷三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近年来,该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扣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目标,按照“聚焦、升级、裂变、创新、品牌”的思路,全方面推进先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底,该市有陶瓷产业上下游企业超过6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5家,陶瓷产业集群产值约740亿元,从业人员近20万人。
从今日起,本报连续推出“国瓷大业”·解读醴陵陶瓷系列报道,挖掘传播醴陵陶瓷文化,展示陶瓷企业创新创业、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成效,讲述醴陵陶瓷人的奋斗故事,提升醴陵陶瓷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敬请垂注!
精美的醴陵陶瓷吸引外国客商驻足围观。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提供)
作为千年瓷都,这里有老窑址、老厂房,也有陶瓷文化街区、艺术馆,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陶瓷文化的芬芳;这里有传承瓷艺的大师,还有坚守工艺的匠人,也有创意迭出的年轻人,因为陶瓷文化的魅力,他们在这里追逐梦想,见证城市改变。
有的人,在沩山村徜徉,白瓷碎片、夯土墙,诉说千年制瓷的故事;有的人,在醴陵陶瓷博物馆徘徊,陶俑、五彩凤尾尊、国家宴会瓷等近3万件文物,讲述着醴陵陶瓷从“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到“国瓷瑰宝”、从“联合国用瓷”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一千多年奋斗史;有的人,喜欢自己动手,到陶瓷学院、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寻找灵感与青春迸发出的激情和创意。
7月2日上午9时,高温挡不住游客的热情,位于中国陶瓷谷的醴陵陶瓷博物馆热闹非凡。
刘年春打开手机,扫码后进入馆内,来到当代厅参观。“你看这瓶子上的花栩栩生动。”作为群力瓷厂下岗的“瓷二代”,他难忘曾经的辉煌,“传承釉下五彩瓷艺术手法,厂里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生产生活用瓷、国家宴会瓷、国家礼品瓷和国家陈设瓷。”
2020年3月开始,醴陵市积极推动陶瓷博物馆、世界陶瓷科普馆、中国陶瓷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馆“三馆合一”改造,组建新的醴陵陶瓷博物馆。
陶罐、人民大会堂专用瓷、毛瓷……从历史厅到当代厅、名城厅,29922件珍贵文物讲述着醴陵的精彩故事:醴陵陶瓷生产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1908年,醴陵创造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牌。
尤其是1958年后,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被选为国家陈设瓷、宴会瓷、礼品瓷,享有“国瓷”和“红色官窑”的称号。后来,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釉下五彩手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创新成果。”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曾如是评价。
从陶瓷博物馆出来,驱车约20分钟,来到沩山镇沩山村,这里却是另一番风景:树木葱郁,流水潺潺,山脚下,卧着几间低矮的泥巴土房子,从侧门拐进去,闪现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烧瓷窑炉。守窑人说,这是月形湾窑址,始建于清末,是醴陵窑保存最好的窑址。
醴陵窑管理所负责的人介绍,清朝期间,沩山创办窑厂百余家,生产釉下青花粗瓷,发达的瓷业让沩山村被誉为“小南京”。目前,沩山村仍保存着自宋至清代的古窑址100余所,是中国古代瓷业生产历史的“活化石”。
土与火的陶冶,技与艺的完美结合。在我国瓷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一个新瓷种,更是一颗璀璨明珠。
“你看这梅花开得多艳!”“摸上去就像镜面一样光滑,又像玉石一样莹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驻地大堂的一幅双面瓷板画成为“明星”,频频引人驻足留影。
一面叫《喜上眉梢》,另一面叫《金玉满堂》,其作者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黄小玲。
黄小玲是地道的醴陵人,受父亲影响,从小痴迷瓷艺。后来,她师从邓文科、陈扬龙等名家,潜心苦练釉下五彩瓷技艺。
素坯勾勒,薄施淡染,花鸟山水,惟妙惟肖……画笔一拿就是30多年,凭借一双巧手,和对艺术的追求,黄小玲的作品渗透出特有的气质。
“在我们行业里,工匠精神就是踏踏实实画画,把一个字写好,把一幅画画好,‘一年学不会,十年离不开’。”黄小玲说。
在她的记忆里,老一辈手艺人对画工的要求精益求精。“一个叶片,一个花瓣,画几十遍,师父看一眼,不行就抹掉重新画,非常严厉,瓷出窑了,师父看一眼,发现勾得好,高兴得就跟获了奖一样。”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既得益于千年历史传承,更得益于一代代陶瓷人不停地改进革新升级,让曾经的“五彩”变成了如今的“万紫千红”。
“有责任传承好父亲的技法。”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利自幼随父陈扬龙学艺,创作之余带徒数人,丝毫没有保留地授艺弟子,“薄施淡染”技法在醴陵大面积推广。“制瓷不像武术,师傅不会留一手,所以醴陵千年传承的结果就是制瓷技术越来越精益求精而趋向完美。”她说。
醴陵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3人,还有省级陶瓷艺术大师近80人,从业人员近20万。正是制瓷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有熊熊窑火绵延千年的故事和传说。
2012年,台湾艺术家关兰在长沙首次看到醴陵釉下五彩瓷,便被其震撼,从台北搬来醴陵。在这里,她潜心研究醴陵釉下五彩的历史,以隔山画派独有的技法绘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语言。
“醴陵是个圆梦的地方,因为大家对于艺术的执着,在这里能完成几乎所有与陶艺相关的创作。”关兰笑道,厚重的文化传承和精湛的制瓷工艺,对热爱陶瓷艺术的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她每年要绘制百来件作品。
关兰只是众多“醴漂”们的代表之一,他们汲取着千年瓷都的养分,通过个人的双手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和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
红官窑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欧阳黄俊说,公司有65位高级技工,大家来自不同城市,在不断试验的过程中,有了更现代的呈现方式,“收割”了年轻“粉丝”。
湖南陶润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礼表示,其生活艺术中心开设了设计师、创客、产学研三大产业平台,吸引醴陵和外地优秀人才为产业服务。在这里,新中式旅行茶具套装、北欧风网红陶瓷双耳碗、马卡龙系列陶瓷餐具……醴陵陶瓷跨界“碰瓷”,诞生了无数生活中的“网红款”。
还有一批来自赞比亚、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粉丝”,曾慕名学习釉下五彩瓷拉胚、彩绘等陶瓷制作技艺,又将成品带回家乡,醴瓷又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
在醴陵,有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等3所陶瓷相关院校,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汇聚成河,成为先进陶瓷产业的人才“蓄水池”、创新“动力源”。“开创‘校中厂’,实现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已为本地及全国陶瓷行业培养出4万余名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开放包容已成为醴陵的城市特质。从2015年起,该市多年举办醴陵瓷博会,大批国际陶瓷参展商、艺术家及陶瓷爱好者走进瓷城,参观交流,感受釉下五彩的独特魅力。
同时,从广交会、世园会、进博会,到德国纽伦堡礼品展、法兰克福消费品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从国内到国外,醴陵釉下五彩瓷一次次惊艳亮相,向世界讲述陶瓷文化的中国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醴陵陶瓷人与世界各地陶艺家互通有无、求同存异,融汇成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今天,这样的文化艺术交融变得更频密,让醴陵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和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