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高清免费直播下载中心
服务热线 0510-8330 6770
- 电话 : 0510-8330 6770
- 手机 : 139 5151 6720
- 联系人 : 华盛叶
- 邮箱 : sales@wxfengji.com
- 网址 : www.jinanjiujian.com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
道氏技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7-05 07:33:30 | 作者: 斯诺克高清免费直播下载
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布局发展为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的新格局。近年来,公司一直在优化管理架构、积极完善产业体系、寻求多方合作、全力拓展业务,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头羊的同时,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慢慢的变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全集团上下一心,将全力发展各业务板块在海外的市场,同时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分析,2023年1-6月,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及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850万辆,2023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新能源行业及储能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市场仍然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途和市场空间。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锂电池企业多处于清库存阶段,第二季度锂电池排产率逐渐回升。2023年上半年(2023H1)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380GWh,同比增长36%。其中,动力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达到270GWh和87GWh,同比分别增长33%和67%。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储能需求的不断的提高,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接近2500GWh。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将超1700GWh,动力电池市场占比仍超70%,为锂电池市场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全球资讯机构SNEResearch公布数据,2023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04.3GWH,同比增长50.1%,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749GWH,2023年下半年仍将发力。
公司碳材料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剂,上游原材料最重要的包含NMP、天然气、丙烯等化工品,下游应用主要是锂电池领域,添加到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能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动力电池领域导电剂市场仍以炭黑为主导,随着终端车企客户对动力锂电池性能要求的提升,碳纳米管的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比将达58%。
另外,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将碳材料业务延伸至人造石墨负极业务,并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其中石墨化产能已投产。人造石墨大体上分为粉碎、造粒、石墨化、筛分四大工序,其中石墨化是影响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工序,石墨化本质是高温下将碳原子由杂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的六方平面网状结构,即石墨微晶结构,其目的是获得石墨高比容量、高导电、高导热、高密度的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72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62万吨,占比提升至87%,预计到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280万吨,市场空间宽广。
公司锂电材料产品最重要的包含三元前驱体及钴盐等,上游主要为镍钴锰等原材料生产商,下业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随着全球三元锂电池电池出货量的增速发展,加之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加速发展。根据鑫椤资讯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为39.3万吨,同比增长6.6%;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为46.3万吨,同比增长5.7%。据沙利文(Frost&Sulliva)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有望达到224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2,400亿。
公司陶瓷材料业务的上游主要为长石、石灰石、高岭土等矿山开采行业,还有生产氧化镨、氧化锆、氧化锌等的化工行业。公司所用的原材料绝大部分为天然普通矿物和普通化工产品,分布广泛,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陶瓷材料产品主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下游为建筑陶瓷行业。
根据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房屋竣工面积3.39平方米,累计同比上升19.0%。202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企稳回升态势,随着“保交楼”政策推进,竣工数据持续改善,提振建筑陶瓷行业需求。公司陶瓷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知名大型优质客户且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印尼、欧洲等海外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碳材料业务以格瑞芬为主要运营主体,持续完善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且已基本实现碳纳米管粉体100%自供,同时将业务延伸到负极材料,并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目前格瑞芬基本的产品是应用于锂电池的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主要用途是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以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公司在兰州基地负极材料石墨化2万吨/年产线已建成投产,硅基负极的布局按计划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碳材料业务加强与大客户合作,积极拓展其他国内国际核心客户,持续推动碳材料业务的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基本实现了碳纳米管粉体100%自供率,降低了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兰州基地2万吨负极材料石墨化产线已投产,延伸产品布局,为公司增加利润增长点;优化各核心管理岗位,加强经营管理,保证指令下达的执行效率,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
公司碳材料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具有稳定性高,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等特点,充分满足多种客户的需求。在创新方面,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单/双层碳纳米管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高固含碳纳米管浆料、低污染连续纯化技术、二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浆料等前瞻技术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且已送样行业头部客户。
负极材料石墨化业务也在稳健开展中,公司将持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公司碳材料业务根据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月度采购计划,根据供应商的报价、产品的技术指标、交货周期后确定采购订单。
公司碳材料业务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根据营销部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
公司碳材料业务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电池厂商配套销售。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先进的产品技术优势带动产品销售。
公司以石墨烯导电剂为起点,于2014年开始批量将石墨烯导电浆料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内最早将石墨烯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并于2017年成功开发出用于三元锂电池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2022年,公司不断扩宽业务范围,将产品线延伸至石墨负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报告期内,兰州基地2万吨/年石墨化产能已建成投产。在技术方面,公司坚持人才创新计划,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中组部引进专家董安钢为首席科学家搭建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在生产工艺、设备设计、配方优化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公司在产销规模,客户认可度,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以子公司芜湖佳纳作为核心平台开展,同时公司设立香港道氏和PTDOWSTONEENERGYMATERIALINDONESIA布局海外镍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由广东佳纳和江西佳纳(以下简称“佳纳能源”)开展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钴盐,另外由于矿物原料中钴铜伴生,所以电解铜也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钠离子前驱体批量出货,高镍产品的销售占比持续增长,公司与POSCO签订的长单销售合同供货稳定,高镍产品成为未来驱动公司锂电材料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公司寻找多渠道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韩国市场。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原材料釆购有年度釆购和零散釆购两种形式。年度采购为公司每年年底根据生产部预计的下一年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全年采购计划,然后据此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签署年度供应框架合同。零散采购主要为应对新增客户或者年度生产计划之外的生产需求而进行的采购。相较于年度采购,零散采购购的规模较小。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的具体需求进行定量生产。公司根据国内营销部和国际业务部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月度生产计划,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
公司锂电材料方面的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由国内营销部负责,海外市场销售由国际业务部负责。MJM和MMT生产的电解铜直接对外销售。
佳纳能源拥有先进的湿法冶炼技术,以及完整的钴盐及三元前驱体生产和销售体系,产业链布局优势凸显,产品质量优异稳定,是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之一。佳纳能源坚持“专注品质、专注特色、持续进步、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已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二级计量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五个国际体系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佳纳能源拥有行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技术,其钴产品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均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其高端钴盐出口量处于行业前列水平。未来,随着公司战略规划的推进,在新增产能释放、资源布局、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落地,公司在锂电材料业务的市场份额将逐步递增。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的主要产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主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业务涵盖了标准化的陶瓷原材料研发、陶瓷产品设计、陶瓷生产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领域,是国内唯一的陶瓷产品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
公司提出“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技术服务无限贴近客户,不断地推出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行业的通用材料技术”的业务方针,报告期内,公司陶瓷材料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广东道氏陶瓷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相关经营。
陶瓷墨水是一种含有无机颜料的液体,用于陶瓷喷墨打印工艺中,代替丝网印刷和辐筒印刷。通过喷墨打印,陶瓷墨水可在陶瓷釉面形成各种图案或色彩。陶瓷墨水以无机颜料作为发色体,采用超细微纳米技术和微胶囊包裹技术,使微纳米级颜料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的液体物质,满足了喷墨打印的使用要求。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将喷墨技术引入陶瓷印刷领域,极大地推动建筑陶瓷生产控制的数码化和产品款式的个性化,目前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陶瓷印花技术。
陶瓷釉料是指经过加工精制后,施在坯体表面而形成光面或者亚光釉面或未完全玻化而起遮盖或装饰作用的物料。公司陶瓷釉料产品主要有基础釉、全抛印刷釉、熔块干粒釉。其中熔块干粒釉是公司的新产品,如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粒、金砂干粒等,是引领大板行业发展的创新产品。
基础釉又称底釉或面釉,主要用于生产瓷质釉面砖,在建陶生产过程中施于坯体表面,与坯体密着、颜料熔合。其主要作用是调整砖型,促使陶瓷墨水、色料发色良好,防止生产过程出现气泡、针孔等缺陷,可有亚面、亮面、细腻面、防滑等釉面效果。
全抛印刷釉系全抛釉和印刷釉的合称。全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的特殊配方釉,是施于拋釉砖的最后一道釉料。全抛釉按照施釉方式不同分为淋釉全抛釉和印刷全抛釉。印刷釉是陶瓷色料的载体,有助于色料发色,使图案有质感。
熔块干粒釉产品包括熔块干粒和其他晶体干粒及相应配套的添加剂等,客户通过全抛、半抛或不抛等加工工艺,将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粒、金砂干粒等创新性的新产品应用于大板生产中。
报告期内房地产市场呈企稳回升态势,随着保交楼政策推进,竣工数据回升,提振建筑陶瓷行业需求。公司作为业内领先企业,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依托优质的客户群体,国内业务开展相对稳定。在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安全背景下,“一带一路”政策推动沿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建筑陶瓷需求空间广阔,公司将紧抓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原材料的品质决定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由公司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共同负责。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共同分析供应商的产品品质,与供应商确定原材料的质量指标,采购部则负责现场考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供应能力,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大多是长期合作,具体生产所需原材料由采购部下达采购指令,签订批次供货合同执行采购。
1)陶瓷墨水是标准产品,公司根据订单和库存等确定公司的生产计划。公司的订单系统可根据公司墨水的装机台数和目前正在洽谈的拟装机台数确定公司下月的墨水用量,再根据公司的合理库存以确定公司的排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2)釉料产品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标准化是指釉料有标准的基础配方,但具体到某一客户则需要对产品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向不一样的客户供应的同类产品的互换性较差,因此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公司产品生产组织具体如下:
公司现有客户的既有产品,客户与公司签订的主要为长期订单,公司根据其订单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确保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对于新客户和老客户采购新产品,由于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所处地域的不同,因此其坯体材料和窑炉生产条件不尽相同,公司在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首先需要现场收集客户所使用的坯体材料与配方、烧成温度、关键设备的性能和指标等,研究确定产品配方。如果公司现有的产品有与之适配的产品,则直接进入客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直接进行后续生产;如果无适配产品,公司先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调整产品配方,生产样品并将样品提供给客户,由客户在其陶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公司正式确定该客户的产品配方,依据该产品配方,进行后续生产。
公司作为建筑陶瓷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是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陶瓷墨水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行业地位突出,处于国产陶瓷墨水的第一梯队,质量和性价比得到了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与广东东鹏控股003012)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锦成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行业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以及釉面材料产品的升级换代,公司陶瓷材料业务将继续稳步发展。
公司坚持牢牢把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趋势,以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以现有核心技术为依托,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陶瓷材料向新材料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方向转型升级,未来将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三元前驱体方面,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市场销售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成功打入国际大客户的供应链,有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的市占率。碳材料方面,加快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加快推进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的建设投产,力争成为锂电池材料的综合提供商。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电池市场抢滩卡位。
除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以外,前瞻性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样重要。碳纳米管方面公司建立了从催化剂到粉体到浆料的一体化布局,并继续扩张粉体产能,已基本实现粉体100%自供,有利于公司控制浆料成本,提升竞争力;在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业务方面,公司早在2018年开始就布局上游钴资源,建立一套包括上游原材料采购、湿法冶炼、中游钴镍盐及下游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有利于公司有效控制三元材料的成本,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公司秉承“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公司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碳材料板块,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导,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化学氧化还原法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公司碳纳米管的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包括新型连续化环保提纯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研发制备、高倍率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高固含量导电剂的制备、石墨烯粉体工业制备体系工艺和技术、石墨烯导电浆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工艺和技术、碳纳米管粉体制备技术、氧化插层石墨快速制备石墨烯技术等,成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石,同时前瞻性将产品线延伸至硅基负极材料。
锂电材料板块,公司研发战略重心聚焦“产品与用户”,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一流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工程研发技术中心”、“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高纯镍钴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四元前驱体、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镍钴盐规模化高效提取和钠离子电池等核心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适应产品高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三元前驱体研发及工艺技术持续精进,拥有优质小颗粒单晶高镍产品,具有成熟的连续法、半连续法、间歇法多种前驱体制备工艺技术,单晶工艺晶体结构控制技术国内领先,高镍前驱体形貌和微观孔隙率控制技术具有独创性。三元前驱体规格齐全(7系、8系、9系),包括NM、NC、NCMA等新产品。NCM811、622及9系高镍材料产业化,技术水平处于业内领先。NCA、NCMA等高品质掺杂技术的应用,为生产高容量、长循环和高稳定性的正极材料提供了有力保障。
陶瓷材料板块,作为国内致力于建筑陶瓷材料创新的领头人,公司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深入对微纳米制造技术、超分散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包裹技术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以陶瓷墨水制备技术、成釉标准化技术、熔块及干粒应用技术、色料制备技术等为主的核心技术,以材料应用为切入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丰富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建筑陶瓷材料产品领先的制造商。公司现建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等创新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深化技术创新。
公司精益智造主要体现在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公司通过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成本领先优势。公司通过了IATF16949、ISO9000、ISO14000、ISO18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环保法规Reach、ROSH检测认证,具有完备的质量控制能力。
公司对产品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了公司的主导产品在与业内其他企业竞争时具有价格优势。特别是针对重点客户的中小批量产品,公司依托强大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在保持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可靠,从而得到了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公司生产的碳材料产品,品种齐全、纯度高、导电性高等优势;锂电材料板块公司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技术领先,各类指标一致性好;陶瓷材料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产品品质优良,赢得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公司已同国内外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同步研发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客户认可,公司已能在新项目开发的早期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并了解客户的配套需求。
在碳材料领域,公司得到业内主流客户比亚迪002594)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轩高科002074)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300014)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300068)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认可,产销量正迅速提升,顺利进入行业前列。
锂电材料领域,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实现弯道超车,大力扩张海外市场,率先进入POSCO等海外知名客户供应链,与国内同业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国内客户资源方面同样优质,覆盖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客户;钴盐产品客户主要有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ECOPRO、BHP、CODELCO、SMR、嘉能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电解铜客户主要有TRAXYS和SAMSUNG等海外优质企业。
陶瓷材料领域,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早已形成较好的客户结构,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等在内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较好的客户结构加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推广,将为公司维护在釉面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碳材料和锂电材料业务成为公司的支柱板块,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能源锂电产业领域形成了交互生态和产业链协同,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釉面材料产品的下业是建筑陶瓷行业,其与房地产市场、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宏观政策、经济环境、信贷政策、消费者信心及收入水平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建筑陶瓷行业,进而影响公司釉面材料的产品市场。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钴产品价格受全球经济、供需关系、市场预期、投机炒作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将直接影响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盈利水平。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我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阶段,下业经营业绩出现的不利变化会传导至公司。因此,宏观经济的变化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公司面临一定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为三元前驱体和钴盐,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碳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属于锂电池导电增强剂。因此,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有重要影响。未来,如果锂电池的技术进步速度未达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预期,或者有其它锂电池替代性产品出现,将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较大风险。对此,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保持现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对锂电池行业的前瞻性研究。
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中的钴、铜矿石资源主要来源于非洲刚果(金),属于有色金属产品,其产销状况和产品价格直接受经济周期和下业需求波动的影响,同时钴、铜金属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重要的金属交易品种,拥有其自身的国际市场定价体系,受国际供求关系、投机炒作、市场预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钴、铜相关产品价格具有比较高的波动性。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应对原材料波动,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并不断开发新产品,公司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公司的销售规模及整体利润率降低,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分析金属价格的走势,制定可行的策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公司持有一定的境外资产,同时公司从境外采购原材料涉及外币结算,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存在不可预见性,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存在一定的影响。对此,公司将持续监控外币交易和外币资产及负债的规模,以最大程度降低面临的外汇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产品种类的扩大,以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设施将大幅增加,公司面临进一步建立更加有效的内控制度、决策机制、成本管控、运营管理机制等管理制度的挑战。如果管理层不能根据实际变化适时调整管理体制、做好对子公司的企业整合,或发生重要经营管理人员的选任失误,都将降低公司经营效率、阻碍公司业务正常发展或错失发展机遇。未来公司存在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约束不健全引致的管理能力滞后于经营规模增长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及时调整、完善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积极提高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
广东佳纳、江西佳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盐酸、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广东佳纳、江西佳纳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如果上述危险化学品等材料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泄漏、侵蚀、爆炸等安全生产的风险。对此,公司及子公司广东佳纳、江西佳纳将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履行相关的监督程序。
2023年4月,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基于当前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变化等条件做出的决策,并且经过慎重、充分的论证分析,但是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项目延期实施、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动、行业竞争加剧等情况发生,也将会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期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即使公司募投项目完全达到规划目标,若公司客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市场发生重大转变,公司将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四、主营业务分析
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管理架构、积极完善产业结构、寻求多方合作、全力拓展业务,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逐渐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务主要包括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其中碳材料和锂电材料具有较强协同性,已完成钴资源、钴盐、三元前驱体、导电剂、负极材料(石墨化、硅基负极)等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且在下游大客户、战略客户等资源共享上效果良好。陶瓷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除了服务好现有大客户之外,加强拓展国内其他战略客户及海外市场客户,同时在研发方面持续进行工艺创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陶瓷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为公司其他业务发展增加稳定的现金流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755.9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39%,其中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占比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99.5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5,660.7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2.38%。
2023年初,伴随着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出以及产业链高位库存的消化需求影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增量表现较预期偏弱,导致开年后行业需求转淡明显,当前行业开工率已回升。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与新能源行业相关的锂电材料业务和碳材料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对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原因:1、碳材料板块营收下降因产品销量增加但价格下降。导电剂产品出货量1.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受供需影响、行业竞争激烈、上游原材料NMP价格下降趋势,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调,同时,来料加工业务占比提高。2、锂电材料板块营业收入下降因钴盐产品所致,该板块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三元前驱体和钴盐,其中三元前驱体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5%,销量同比增长203%,但钴盐销量同比下降52%,且因钴金属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导致产品价格及营业收入下降。虽然公司整体收入对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海外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集团大力发展各业务板块在海外的市场,同时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为了抓住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了碳材料和锂电材料的平台化布局,进一步推动产能建设落地,产业链布局上已主要涵盖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负极材料(石墨化、硅基负极)、导电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导电剂)辅材等。
碳材料方面,公司拥有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并通过加大粉体研发和产能扩张,成功实现催化剂、粉体、浆料的自研和自供。锂电材料方面,公司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建设,提供“电池级镍钴盐制备—高性能前驱体制造—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有价金属高值化绿色回收—前驱体材料循环再造”的产业链集成技术服务模式,积极拓展海外上游资源和销售渠道、绿色回收资源合作等等,同时,公司重点研发的钠离子前驱体也已批量供货,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情况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了积极稳健的产能建设计划,具体进展如下:
碳材料方面:公司已形成“青岛+江门(古井和恩平)+龙南”三大导电剂生产基地,浆料年产能合计4万吨,其中青岛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江门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2023年规划再建设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兰州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负极材料石墨化产能。
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三元前驱体年产能合计9.4万吨,其中英德基地为年产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为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芜湖基地3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将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试产,届时公司将形成年产12.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
此外,公司在非洲刚果(金)基地已形成年产电解铜3.2万吨和钴中间品0.3万吨金属量的总产能。
陶瓷材料方面,陶瓷釉料的年产能为40万吨,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陶瓷墨水年产能4万吨,较上年度增加0.5万吨。
碳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在完成产量和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继续稳固比亚迪公司核心供应商的地位,获得了大量订单。同时,加强行业内其他优质客户的开拓,现已进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积极开拓海外客户。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度统计分析,公司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
锂电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寻找多渠道合作开发海外市场,积极挖掘进入韩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市场和前驱体工厂建设,以及三元废旧锂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业务。目前三元前驱体产品下游客户覆盖了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POSCOCHEMICALCO,LTD等国内外优质客户;钴盐产品客户主要有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ECOPRO、BHP、CODELCO、SMR、嘉能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电解铜客户主要有TRAXYS和SAMSUNG等海外知名企业。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1.4万吨,同比增长203.63%。
陶瓷材料方面,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早已形成较好的客户结构,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锦成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较好的客户结构加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推广,将为公司维护在釉面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发挥巨大作用。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快速反应开拓海外市场,未来可期。
公司全面实施集团化管理以来,梳理形成了“碳材料事业部+锂电材料事业部+陶瓷材料事业部+战略资源事业部”管理条线,实施“战略运营型”管控模式,强化战略规划、采购管理、研发创新、新业务培育、目标分解与考核、干部管理等能力,建立集管控与赋能为一体的集团总部,建成“2办公室+7中心+1研究院”的职能管理架构,强化垂直管控,强化集团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协调。报告期内,公司深化集团化建设着力制度和流程优化,致力完善决策机制及职责分工、提升经营效率,如:(1)设立目标明确:对各业务板块制定年度经营目标,在各板块业务负责人的带领下,公司员工提振信心、积极奋进,考核具体人员,强化业绩达成效果;(2)制度方面:发布《公司重大工程建设及设备采购项目实施工作规范》《关于建立生产经营类采购及销售工作决策机制的通知》等,公司经营重大事项由集团和事业部管理层共同决策,降低决策风险和提高决策效益。(3)研发方面:集团研究院负责产业、前瞻性、国际性的研发,事业部研发中心负责研发成果转换、具体产品的研究等;(4)销售方面:集团市场营销中心负责战略客户、大客户的开发与管理,整合共享大客户和战略客户资源,为事业部销售赋能,事业部市场营销部履行具体销售管理;(5)人才建设方面:重新定位后的人力资源中心为各业务板块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一批优异的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优异学府,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技术的管理、研发、销售等人才,助力公司快速发展;(6)部门管理方面:组建风险管理中心,管控业务发展过程的各种风险。
截至2023年6月30日,锂电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2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0件;正在申请专利57件(含3项pct);登记著作权作品2项,参与出版书籍1本;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论文18篇,国内期刊74篇;参与制定标准共计69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40项、团体标准13项。碳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2件;正在申请中专利23件。陶瓷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件;正在申请专利12件。
公司注重自身前瞻性新技术的钻研,更加践行研发先行,各业务板块开发团队积极配合客户新产品开发的深度合作,从小试中试产业化的过程中与客户配合度、契合度高,客户研发拓展顺利。
2023年2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同意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224号),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2023年4月7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2,600万张可转债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60,000.00万元,募集资金大多数都用在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再融资工作的完成,优化公司的资金结构,随着募集投资项目的推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加高性能三元前驱体产能以进一步巩固公司产业链布局,且在公司原有业务基础上,加强循环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快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协同化、高值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实现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一体化绿色循环制造,有效提高公司竞争力和竞争地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